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STEAM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4月24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以"学科融合·创新实践"为主题的STEAM教研课活动。通过课例展示、评课研讨等形式,共同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路径,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活动中,潘成巧教师展示了STEAM融合课例《筑梦南极》。该课程以“设计可持续南极科考站”为核心任务,串联地理、物理、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在真实问题解决中提升综合素养。课堂上,学生通过问题驱动、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展现了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示课后,教研组开展深度评课。教师们围绕"学科知识融合度""项目任务设计""学生参与深度"等维度展开讨论。科学组杨老师提出:"STEAM课程需要找到学科间的逻辑衔接点,避免知识拼盘化";信息技术组唐老师建议增加编程与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场景。教导处陈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课例体现了三个特点:情境真实性: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为切入点,厚植家国情怀;学科交叉性:地理环境分析、物理力学计算、工程设计与艺术表达自然渗透;评价多维性:通过“课堂发言反馈”“作品呈现分享”“团队协作记录”等多维度量化学习成效。跨学科评课环节中,与会教师还就"如何平衡学科内容与项目时间""评价体系如何体现过程性"等共性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形成多项改进策略。宋校强调:“STEAM教育应扎根中国大地,既要对接科技前沿,也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期待通过这类项目,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未来创造者。”
此次教研活动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也为STEAM教育的本土化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学科深度融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品质,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