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数学需要记忆吗?(廖敏)

作者:廖敏    点击数:3942

数学需要记忆吗?
周五那天,阳光明媚,我的位子正好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当然好好地坐在办公室里偷偷地享受了一番日光浴。
偶然间,看到桌面上准备发给学生读的口算题单子。让我想起头一天接见的一位学生的妈妈。她以前也到学校来过,但总是没有单独聊的机会,今天总算是在大家都有时间的时候碰到了。奇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喜欢动脑筋。妈妈有时觉得他怎么那么奇怪呢?比如别人看到樱桃个数是2个加2个,他偏要想成是1串加1串。我倒是觉得很正常,与别人的想法不同,正说明他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有独立思想的孩子。将来中国新一代的创新人物说不定就有他了呢!
妈妈还提到孩子的计算很奇怪,10以内的加减法学前就开始,到现在10月份了已学习了8个月,可还是要借用手指。其实她提到的问题应该是班上部分家长都在想的问题吧。自从学7的加减法开始,借用手指的孩子就多起来了。做为母亲的我以前我儿子的学习也这样出现过。只是我没有她那么纠结。我告诉他孩子计算首先应该是意义的理解,在计算不熟练之前借用手指是正常的现象。另外计算也是需要记忆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她立刻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数学也需要记忆吗?
是呀,数学也需要记忆吗?答案是肯定的。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记忆是不可能的。只是此类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方法的记忆。我在学校的教学中其实让他们单独练计算的时间不多,除了时间不足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很多家长已经让孩子在家中就练习了计算。而且因为孩子们各自口算基础不一样,全班一起做口算差异太大,时间太长对速度快的孩子不公平,时间太短,正在认真做的动作慢的孩子容易养成心浮气躁的毛病。那我在学校做什么呢?我觉得带着孩子们整理算式,理解性的记忆,寻求记忆的策略与方法比全班一起做口算好多了。因此,放回家中,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每天记录孩子的进步是最好的了。只是希望家长也要掌握好方法,一定要以自己孩子前一天的表现作为基准,看着孩子每天都与自己比,让孩子在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寻求自信、快乐。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