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创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徐媛)

作者:徐媛    点击数:3775

我于10月份参加赴京培训,收获良多。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醍醐灌顶;感受到了优秀教师们的教育激情,为之鼓舞;目睹了同行教师们的工作重担,感同身受;听闻了众多教育故事,心灵受洗;享受北方秋天的明媚清凉,身心愉悦。轻轻抛开那些感动与鼓舞,慢慢捡起最深的体会,原来是那句早已滚瓜烂熟,却从未细细体味的,简单到只有八个字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过去一年的磨课过程中,听到数学教研员王晓明老师最多的一些话是:“如果课堂能够放得更开一些就好了。”“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还可以把课放得更开放一些”。最初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非常迷惑,“学生层次各异,老师怎么能放手呢?”“开放不就导致课堂混乱吗,教师又如何去驾驭呢?”或许是对学生的不信任,或许是自我中心的固着,我的课堂是长期封闭的,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到“开放”。在备课时,我按照自己的学习思维,将一个个问题提前设置,上课时严格按照预设环节进行,课堂在一问一答中艰难进行。似乎有的学生觉得那些问题太简单了,不屑回答;似乎有的学生觉得那些问题与自己无关,不愿回答。课堂成了老师与部分学生的独角戏,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成为了戏外的看客,甚至没有看懂。为什么自认精心设计且思路清晰的备课,到了课堂却激发不出学生的热情呢?困惑依旧弥漫,越是沉重。当听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数学教师莽晓懿授课《神奇的计算工具》时,“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突然出现在脑海之中,曾经让自己感到愉悦的那些为数不多的课堂一并现于脑海,那些关于“如何开放课堂”的困惑好似找到了第一步的答案。
一、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内容,教学重点在于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在莽老师的课程设计中,主要分为计算器键盘了解、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训练三个大环节。无论哪一个环节,莽老师都把学习的任务教给了学生自己:
“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发表观点,解决问题。
8765-321,两个同学一个答案是183393,一个答案是8093”,得数不同呢,怎么回事儿啊?”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正确方法。
学生先尝试计算23×45+12×34,出现不同答案,“又出现新问题了,那怎么办呀?”先从简单入手,再逐步提高计算难度,学生还是不断面临挑战,主动去想方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后他们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整个课堂之中,莽老师更多地是将问题呈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在学生遇到解决过程中的难关后,莽老师及时将个别学生的问题抓出来抛给所有学生,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全班进行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穿针引线,显得非常轻松。
回想自己过去的课堂,豁然发现,为数不多地也曾感受过这样的轻松。在一年级下册《动手做(二)》关于七巧板的学习中,为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课中我让学生大量地去拼图,并不多讲多说。只是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任务:用2块、5块、7块拼出一个正方形,用2块、3块、4块、5块、7块拼出一个三角形。任务难度由低到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那些最先拼出指定图形的学生,带领剩下学生一起拼出指定图形,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且目标明确,而我,则感受到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二年级上册《小熊请客》关于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鉴于学生已经有5、2、3口诀的学习经验,本课半开放让学生自学,依次呈现书中情境与表格,让学生从中看懂了什么数学知识就讲给大家听,学生们从情境图中看懂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关于4的乘法口诀,从情境与表格的结合中读懂了1串果子有4个,2串果子有8个,看出了规律是4个4个地增加,并在我简单的引导下立刻明白1串果子表示1个4,2串果子表示2个4,懂得1个4是4个,2个4是8个,3个4是12个,然后快速独立完成4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地看书和思考,争当第一个看出书中门道的小老师,当他们站起来讲述自己看懂的知识时,我能从他们的言语和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自信和骄傲。
二、 教师的引导富含功底
听了莽老师的课,迫不及待与之交流,特想从她那里求得些许秘诀,好让自己的课堂也能轻松起来。从简单短暂的交流中,悟出能够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两点至关重要的基本前提,一是教师对教材必须牢牢把握,二是必须对学生进行长期关于如何听、如何说的训练。
1、 对教材的把握
对于老师来说,只有对教材牢牢把握,透过那些表层知识深深抓住每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课堂,自如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遇到和提出的任何问题,从而成功驾驭课堂达成目标。当教师放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那学习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动且富有挑战的,所获得的知识点自然也就深深印入大脑皮层。相反,如果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刻彻底,就只能僵化地按照预设的条条框框进行教授,而一问一答、甚至自问自答的教学形式,必然失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学生的长期训练
在莽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喜欢发表观点,勇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语言精练,也乐于聆听同伴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所以整个课堂节奏并不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放慢脚步。但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虽然喜欢发表观点,但语言却冗长不精练,更糟糕的是,学生缺少聆听他人回答问题的耐心。缺少会说、会听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显得格外遥远。是莽老师的学生天生优势所在吗?是年级较高的原因吗?或许是吧,但这些绝对不是主因,长期坚持的训练才是根本差距所在。所以,在放手的课堂上,虽然教师字字千金,虽然教师看似一个简单的传话者,并不代表教师的袖手旁观,那是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的自由摇曳。
我想,创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虽然任重道远,长路漫漫,但至少,我已经意识到了,并且迈开了那最初的一小步。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