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临近期末,我那帮可爱的孩子们可受累了,要说累得够呛的还是其中一个小男孩。
将近一周了,我们听写的词语,从开篇始,他就还没有真正彻底地把错字改完过。这可怎么办啊?带着错误的知识直到这个学期结束?我可不干那害人不利己的事。
于是,今天决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让他把错误的字改正过来。
早上来到教室,我直接把他叫到了身旁。
“乖乖,就你一个人啊!这么多错字都没有改,这个错的,那个错的,自己看书去,王老师待会儿要检查。”
他瞪大眼睛看了我一眼,一头雾水地问:“哪里错了啊!不是都改了吗?”
“啊!”我作惊讶状,也瞪大了眼看他,“哪里改了,分明都还是错的。我不管,看书去,总之我打小叉叉地方就是错的。”
我说完这一番话后,他嘴里开始嘀咕起来,看样子是还想找话跟我理论。这时,数学课的铃声响起了,我叫他回去准备数学课。他嘀嘀咕咕往座位上走,走了一截,然后又转过身,看了我一眼:“你倒是告诉我,哪里有错?”
我郁闷地看了他一眼,眉头一皱,说,“上课了,上课了,待会儿再说。”
数学课结束后,他趴在课桌上看绘本,十分入迷。踏进教室的我,一眼看到这一幕,又喜又恼,心想:这家伙喜欢看书可真是好,可这又都火烧眉毛了,他放着错字不改,还这么悠闲。
于是,利用空气的传播功能,我让自己这里的声源,通过短距离的共振,直接鼓动他的耳膜。
“元。。。。。。”
他一惊,小脑袋从书本里抬起来,晃动两下,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看着我,眉头一皱:“你叫我?”
“啊!”我郁闷地看他,心想,我这分明叫的就是你,还大大咧咧地明知故问!于是故作凶恶相说,“拼音本拿过来!”说完,面部表情阴转晴。失败的是,这个微妙的变化,被他发现了。
我走到教室的办公桌前坐下,等他。
不一会儿,他过来了,把本子往我面前一放。
我看了他一眼,我知道这家伙的有趣之处。
(二)
这家伙,无事就在那里自言自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自己和自己对话一番。比如把书本收拾进书包。他会这样。
先看着桌面上的一大堆书,一副手足无助状,然后抱头一阵嘀咕:“这么多的书,我的妈呀,收哪本啊!”接着一个人开始在那里僵持,收数学书,不对,语文书怎么办啊?收语文书,也不对,那数学书怎么办啊?
恍惚间,收了美术书放进书包,然后又突然抓狂:“啊!我的美术书呢?刚才不是分明在这里么?怎么办?怎么办?我找不到了!”
“元!”直到我的声音响起,“你怎么这么慢?”
他突然惊起,“啊!什么?什么?”
“你倒是快点啊!”
“我知道,我刚才分明。。。。。。”然后转来转去找东西,“我分明放在这里了啊!怎么,怎么就不见了!”然后又抱头一阵抓狂。
通常这个时候,王老师我都会冷静下来,不和他瞎参合。等他胡乱忙碌一番把东西鼓捣好了,然后走到他身边,“让我们来看看书包里有没有。”
说完,我和他慢慢地翻看书包。诺!美术书好好地在书包里呆着呢!
然后,他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一口气。我也跟着在旁边舒一口气。
(三)
他把本子放在我面前后,低头开始说话:“我看你是昏的!”
嘿,这句话还真有那么点大人教训小朋友的意思。
“你才是昏的!”我这就还顺了他,扮演一个小朋友的角色,不服气地和他顶嘴!然后憋住笑问:“我哪里昏了嘛?”
“一会儿改这里,一会儿改那里,我不是都改了吗?到底改哪里!”说完嘴角上扬,斜我一样,低下头一副嘀嘀咕咕的样子。看来他对自己这一番教训人的方式很是满意。
你知道,我却几乎要喷饭,看他那小样,还用大人口气教训我,我今天还真要和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去去去,把书拿过来,我们来翻翻看!”
他去把书拿来,翻开书看了,然后说,“不就是这样的吗?”
“我看你啊,一定是没有长眼睛!你再看!”
“哦!哦!我晓得啦,这里,原来是这里啊!”
小脑瓜子终于开窍了!我在一边窃喜,这下再让他对照书本改错,每个字的错都能找出来了。我坐在一边只是看着他把错的字改正确,然后为了让他掌握更牢固,指导他把错的字抄写三遍。
一阵功夫后,他有点不耐烦了,“你这样让我写,你让我写,你再这样让我写,我看你是想累死我啊!”
他低头写着,嘴里就这么嘀咕着。
我看了看他的本子,本子上刚占去一半的部分,他就开始用这么有力的话回击我,我也心疼他,但也决心一定要让他把错字改完。于是,改变了一下策略。当我发现他已经掌握得不错的字时,我就让他只抄写一遍,掌握得不是很牢的,就或着两遍或者三遍地重复。
(四)
因为是连续几天的作业了,所以他的本子有的几排是填满的,有的几排又是空白的,应该是当初留出来准备改错的地方。所以,他现在作业本上的布局极没有章法,写几行空几行,偶尔边角里还有些空白,真够乱的。
于是,他把某些空白处填满后,发现后面的格子被占去了,找不到位置抄写了,然后又开始烦躁。
这个时候,我就指着他本子的一角说,“这里,写三遍。”当这一角写完了,他又找不到地方了,我于是指着另一个地方重复,“这里,写两遍。”
想必,那种不赖烦的情绪这时已经在他的小心眼里蠢蠢欲动了,但他仍然按捺住自己的情绪,随我的指点这里找地抄两遍,那里再找地方抄三遍。
后来,他突然抬起头看我,“你!你!你到底是三遍还是两遍!”然后一脸认真和搞不懂我的样子,“一会儿三二一,一会儿一二三的,到底是三二一还是一二三啊!”说完看着我,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
我当场笑翻!
元,就读于成都某小学,现年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