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推荐]我们的语文课(三)王佳

作者:王佳    点击数:3152

《小鱼的梦》是一首非常甜美的小诗,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鱼游了一天水,
池塘妈妈怀里睡。
天上星星落下来,
为它盖床珍珠被。
风儿唱起催眠曲,
波浪又把摇篮推。
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
摆摆尾巴咂咂嘴。
幽兰的天幕上,繁星点点;空中,清风徐徐,温暖而柔软;夜幕下的池塘里,一群小鱼自在地游戏着。忽而一个猛子潜入水中;忽而一个挺身跃出水面,吐两个泡泡,然后沉潜下去;还有的你追我逐,硬要比比谁游得更快一些。随着这段美妙时光无声地流淌,鱼儿们也累了,躺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慢慢进入了梦乡。
身边有轻风、有星星、有微波相伴,小鱼儿沉浸在梦乡里,梦里有什么呢?一定是一片五彩斑斓吧。
到这个环节时,小N老师播放了一段摇篮曲,音乐缓缓流出,孩子们闭眼冥想。音乐真美啊,只是聆听都已经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在孩子的冥想中有那么美丽的梦相伴。倏忽,音乐戛然而止,小N老师马上抛出问题:“小鱼做的梦里有什么?”学生此时却呆了。
这让我想起我在开学第二周上的一节课《春风》,在学习口哨这个词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口哨一词,我配上了一段口哨吹出的音乐,音乐流动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听得眉开眼笑,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他们的惊讶,看出他们为之惊奇。但,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的课程,我突然掐掉了这段音乐,孩子却还意犹未尽。
这段原本很艺术的音乐,成了断章,让学生硬生生生出无头无尾的感觉。我自问,为什么不能听完呢?如果我的课程,只是要让学生完成我那个固有知识点的需诶,如果我的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解决掉一个又一个我设置的问题,那这完全工具性的课程何来美感?
语文课程其实也可以很美。美在语言文字,美在入情入境。它也可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它也可以是一段审美的旅程。如果小N老师,让这段音乐伴随她和她的孩子们开始她们的对话,如果我能让孩子对这动人的音乐有一个完整的感知。我们的语文课,是否会有另一番美!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