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辩题
——你能称出小花狗的重量吗?
近日,在练习册上遭遇这样一道题目:小强称完自己旳体重后,想称一称身边小花狗旳重量,可是淘气旳小花狗一放到台秤上就跳开了,你能帮小强想个办法准确的称出小花狗的重量吗?
明白题意后,就让孩子们独立思考。最开始,零星的几个人举手,随着答案越来越多,举手的人也越来越多。听孩子们的想法,我没有做过多的评价,而是让孩子们互相评价,课堂甚是活跃,请看孩子们辩题的过程。
首先,一个孩子说给小花狗放块骨头在称上面,小花狗就不会跑开了。很多孩子都比较赞成这个主意,小花狗要跑,说明没有足够的诱惑,于是想到了小花狗的最爱——骨头。可是马上有孩子说你那样不能准确称出小花狗的重量,因为还有骨头的重量。还有孩子说要是没有骨头呢?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用“诱饵”的办法看来不行!
另一个孩子说吹口哨。我们都没听懂,怎么吹口哨就可以了?他解释说因为他看见警犬就是这样的,马上有孩子说这是小花狗,不是警犬。这条也被否定了。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了。一个说,把小花狗绑在称上。这个想法马上遭来反对声,说不好绑,也对小花狗不好,我们不能伤害我们的动物。小朋友们还是很喜欢动物的哩!
我正在暗自庆幸,结果听到另外一个孩子小声在下面说把小花狗杀了,就可以了。虽然,他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有的孩子发出笑声,我没有点名批评,但是最基本的导向还是要有的。我知道孩子们的根里都有种“顽劣”,这种“顽劣”经过向善向美的教育的熏陶,最终会让善占据主角。我说,如果为了称出小花狗的重量而把它什么(我用了个什么代替那个动词,孩子们都懂起了)了,值得这样做吗?孩子们说不值得。我继续说我们能任意的去什么一个小动物吗?有孩子说那也是一条生命。我接过话说,对呀,小花狗和我们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资格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那什么小花狗!孩子们都笑了,也许是为了那个“什么”,也许是因为又懂得了一些道理。
辩题继续进行。一个说,把小花狗放在一个筐里,先称筐和小花狗的重量,再称筐的重量,就能算出小花狗的重量了。这个主意还可以,具有数学味道。可是又有孩子提出质疑,没有筐怎么办呢?再说小花狗装在筐里还不是要乱动,还不是不好称。我本想顺着这个学生的思维做一点提示——别忘了有小强哈!但看孩子们纷纷举起的小手,我又放下了我的“温馨提示”,继续听孩子们的发言。一个说既然是淘气的小花狗,小花狗肯定就很喜欢淘气,就让淘气抱着小花狗称,再称淘气的重量,就可以了。这个想法也在慢慢的接近那个“最真实”的答案。但也有反对声出现,淘气不在那里,只有小强呢!正是这个反对声,找到了那个比较合理的做法,让小强抱着小花狗称,然后减去小强的重量就是小花狗的重量。
辩题结束,我说孩子们呀,你们之前想了那么多的方法,哪种方法最能实现呀?其实我们有时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最好的就是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去做,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如果以后我们想称出小花猫呀、小兔呀等小动物的重量,可以怎么做最简单?孩子们都说就直接抱着称,然后减去我们自己的重量就是小动物的重量了。
无疑,这个辩题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正因为他们是孩子,所以想法会各种各样,不受束缚,但他们思考问题还缺乏方向性的指引,如何凸显数学的基本思想,如何让孩子们的思考更具有数学味,不剑走偏锋,这应该是在辩题过程中可以慢慢提升出来的吧!
【闲暇在百度上搜索出这道题,第一个答案是:拿个鸡腿放上面一起撑(称)。撑(称)完后再撑(称)鸡腿,减去鸡腿ok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