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推荐] 放手,把课堂还给孩子

作者:宁超群    点击数:3191


一直崇尚自主课堂,也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都在中高段教学。一年级的孩子,很多习惯没有养成,很多方法也不能灵活运用,一直不敢怎么放手。
第一次放手是校内教研课,内容是一年级下册五单元《小鱼的梦》。当时把识字教学完全交给学生,同桌互查预习情况,然后小老师带读,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的字音,字形,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效果不错。
但在平时教学中,我还是扶得较多,不敢大胆放手。
今天上13单元《时间》,第一篇主体课文是《长歌行》。一年级的的孩子,识字、写字和朗读是重点,能够了解古诗大意足矣。我思考着放手:能不能让娃娃预习的时候自己去弄懂诗歌大意呢?应该可行。
昨天布置预习作业时,便“请教”小朋友们:“如果我们在预习时,自己想弄懂这首诗,有什么办法呢?”
“可以多读几遍嘛!”
“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嘛!”
“还可以问爸爸妈妈呢!”
“我还可以到网上去查一查呢!”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小可爱们!
“那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读懂这首诗呀?”
“有!”整齐响亮地回答!
今天课前,我特意了解了一下孩子们的预习情况。读课文,圈生字词语,给生字组词,做得真好!
“谁昨天晚上把这首诗弄懂了?”此问一出,小手林立。
“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懂了什么?用什么办法弄懂的?”
请一个小朋友交流,其余小朋友听后补充。
我在教室巡视,发现好多孩子都在书上做了一些简单的笔记。呵呵,好习惯!
“你们多棒呀,自己都弄懂了诗意!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思考片刻,举手提问:
“百川”是什么意思?
“复”也不懂?
“ 徒伤悲”是什么意思?
……
呵呵,提得真好,重点词也就被他们自己交流解决了。
梓洋突然问:“老师,我觉得伤悲和悲伤的意思差不多,为什么不用悲伤要用伤悲呢?”
一年级的小朋友,连这样的问题也能提出来,不得不惊叹孩子们的思考力。
我本来准备请他们观察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顺便渗透押韵的知识,没想到诗源竟然举手说:“老师,我知道,那样做是为了押韵。”于是教室里便有了关于押韵的探讨。
我观察着,欣赏着,激励着,并随机做一些引导 。课堂基本上交给了学生。
30分钟很快结束,反思目标的达成,可以从孩子们的表现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而这节课里 更值得我深思的是:一年级的孩子,我们怎样放手。
相信孩子,学会放手!把课堂还给孩子,孩子会还我们无数惊喜!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