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时,就从老师那里沟通得知:感觉小宝是个很多愁善感的女孩子;老师还建议我,多让她跟小朋友一起玩。其实做为妈妈的我,当然很了解自己的女儿,她心思细腻,想象力又极其丰富,有时候联想的东西千奇百怪,让我们都无以作答,我希望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到学习上,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去改变?让她变得更开心、更阳光可爱;
故事一:
二月的一个晚上,睡觉前小宝咳嗽然后吐了,我给她收拾完后让她快睡了,过了一会儿她在屋里喊我,我进去,她一幅要哭的样子;
说:妈妈,有很多很害怕的事情我一直忘记不了;
我说有什么事给妈妈说。
她说:西瓜籽吃到肚子里会发芽出来吗?
我说:不会的,西瓜籽只会在土里生长,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也有关系,到时屙粑粑时就屙出来了。
她又说:桔子籽在肚子里会发芽吗;
我说不会的,桔子籽跟西瓜籽一样的,都会屙出来的。
她又问:鱼刺吃进去了怎么办(她现在怕卡住,都不敢再吃鱼了)?我说鱼刺吃到肚子里也会消
化的,但是我们喉咙很小,鱼刺很尖,我们吞时喉咙会痛,所以我们吃鱼时要慢慢地吃,不要把
刺吃进去了。
然后她又说:妈妈我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可怕的事情忘掉啊,我四岁时看的一个动画片,里面有个
加菲猫跟它的主人去商场,遇到有其它的星球,它就到了这个星球,这个星球的人全是毒蜘蛛。
这些可怕的事情一至在我脑海里忘不掉;
我说:所以妈妈让你多看书,少看电视,书上的知识能解答你这些你认为害怕的事情,你看得多了,了解的知识多了就不害怕了,以后我们看电视只看少儿的唱歌跳舞画画这些,少看动画片了,因为这些都是假的,都是拍动画片的人编出来的。
她说:可是这些事情我永远也忘不了啊,我一有空我就要想。
我说:你睡觉时就想你有爸爸妈妈在保护,什么都不怕,白天上课时就认真看着老师,听老师讲
课,这样就容易忘记了。
她说:不行啊,下课了我还是会去想。
故事二:
一天周末晚饭后,一家坐在客厅里,小宝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我:
——妈妈,我是从那里生出来的。
我怔了一下,随口道来:从肚子里生出来的呀!
——怎么生的啊?
我脑子赶紧转动,该给她怎么说呢,编个谎言还是怎么说,她这个年龄又什么都不懂,可现在的专家又提倡正面教育孩子,不能撒谎啊。想了想,我只好撩起衣服,把剖腹产的疤亮出来给她看;
——看吧,就是从这里生出来的,你当时很小。
小宝没说什么,但过了几天,晚上睡觉时,她开始扁着嘴很伤心地对我说:
——妈妈,我以后不想生孩子了,生孩子好可怕。
我和她外婆听到,哭笑不得,我赶紧催促她:“快睡了,这些不是你现在该想的问题,你一天都胡思乱想些什么啊”。然后关了灯,赶紧出去了,再讨论下去,不知道又要讨论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来。
故事三:
前不久学校把孩子订的杂志发下来了,小宝和爸爸一直喜欢看科普、自然方面的书和电视,
所以我们就给她订了一套,拿回家后,小宝就非常感兴趣,车上就开始看起来,当天晚上睡觉时,她又睡不着了,关了灯好一会儿了还在屋里喊妈妈,我进去一看:
——妈妈,我要戴口罩睡觉!快去给我找口罩;
——为什么要戴口罩睡觉啊?
——《哈博士兴趣数学》书上写了,睡觉记得戴口罩,因为你这辈子在睡觉时会吃掉40多种虫子和8种蜘蛛,你快给我找个口罩。
——不会的,那你看我们从来没带口罩也没吃到虫子,再说戴着睡觉也不舒服啊!
——不行!就要戴,书上都说了难道还有错吗?
(无语中)。。。。。。认真看了下科普世界,上面还真是这样写的,突然我灵机一动,用手指着下面紧挨着的一幅图说:
——你看,小宝,人家的意思是在户外睡觉的时候要戴口罩,避免有虫子飞到鼻子里;
小宝凑个脑袋过来瞧;
——你看,是不是这个人指着下面的草地,意思就是说在户外的时候才戴(实际下面的图跟上面图压根儿一点关系都没有);
小宝这才有点相信了,“哦,这样的啊”!安心趟下睡觉了。
我的小宝内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每次只要她说出来,我们能帮她解答几个,可她至少还有“九万多”憋在心里,这些奇怪的想法实际在小孩子心里很正常,只是需要我们怎样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说出来然后给予正确的解答。而大人们这时的回答非常重要,有时候往往会因为大人的搪塞、或者敷衍,让孩子对你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从此把心事埋在了心里,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