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廖老师,给你汇报下哈~
昨天珈回家后兴奋地说:今天廖老师让我讲数学故事呢。
我说你怎么讲的呢?
她说就讲了买鱼的过程。“一对鱼一元五角钱,我买了两对鱼,要花多少钱?”她说她刚讲完,同学们哄堂大笑,嚷开了:好简单哦~
我也笑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带孩子方面的不足:某些时候,我对孩子已慢慢长大的事实有些失落,总认为佳还小。特别是大人世界里的一些东西,我都不对她讲,所以我们佳对钱、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她和其他孩子比起来,某些场合显得特别单纯和简单。
就说这次买鱼吧,佳只知晓元的整数,但是涉及到几元几角,她就弄不懂了,我以前也没有教过她。通过买鱼,她终于理清了元和角的意义,也让我和她树立了“生活数学”的意识。
所以,尽管其他孩子认为简单,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们既然找到了这条路,就会在这条路上阔步前进,呵呵
这段话,是我收到的一位家长的QQ留言。前面的故事是这样的:五一节前一天,我校开展了第一次很正式的运动会。运动会上,把仅有的两个年级6个班分成了红队、蓝队进行比赛。上午比赛结束后,学生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和他们聊起了运动场上的数学小故事,比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能体会到孩子们能去关注有“数”的信息。一年级能这样,还是可以了吧!我也给大家说了我的两个发现:在比赛进行了四个项目的时候,计分板上每队出现了4个分数。红队:8、3、4、5分。蓝队:10、3、4、5分.你能算出蓝队总分比红队总分多多少分吗?在学生独立思考了1分钟后,多数同学使用的方法是算出两队的总分,再相减。只有少数同学会去掉同样的分数,只比较8分和10分。第二种方法出来时,我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惊奇。
第二个是:中午比赛结束,老师去看了看分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红队得了很多个第一名,可算总分的时候,红队却没有蓝队多,猜猜,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有点难,孩子们都迷惑的看着我。终于平时不大在数学课上睬我的熙举起了手:“可能是因为蓝队得第二、第三名的同学要多些吧!”哈哈,了不起!一下子找到了关键,比如一项比赛中,红队得第一名5分,但蓝队取得2、3名,就能获得4分和3分,一次的总分就多2分了。那么由这儿,有几个小机灵鬼也推算出,要想总分多,光获得第一名是不够 的,要多获取前三名。由熙的举手中,也看出来数学知识与思维不一定是老师教的,老师只能陪伴成长!但我也顺势引导了大家,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寻找、去思考。
由此,也给大家布置了五一的数学作业就是寻找身边的数学小故事。上面的那段话就是昨天课堂上与大家交流后家长反馈给我的。
做为数学老师,我们都知道新课标中对数的认识很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去理解、去运用、去比较;对数的运算在具体情境中去体会、去选择、去解决、去运用。那怎么在现实情境中去做这么件事呢,我个人觉得光在数学课创设情境是不够的,而且时常数学课中的情境是虚构的,要不怎么会有人说我们的数学课堂最假呢,今天带别人去那儿,明天又开运动会,真实中却并没有。恰好有了这么一次开运动会的契机,有了可以陪伴孩子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原型,抓住不放过。也希望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能让孩子打小有这样的一种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意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