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推荐]读《优秀教学模式》感

作者:廖敏    点击数:3015

读《优秀教学模式》感

优秀教学模式,不管是综合性教学模式,还是单一性的学科教学模式,当中的理性文字中,都能读出这些成型的模式背后渗透的汗水,灌注的心血。这些老师在用心做着教育,用真诚付出辛劳,所以这样的老师是值得佩服的,值得欣赏的。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当我在读这些模式时,就带着有小学的心理。我拿着一个个模式去想象着我的数学课堂,想象着我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像模式中所说的一样,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而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一种模式更是不能完成所有。我们所能借鉴的,可能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或某一个做法。

从我所站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模式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足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空间,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分享自己的做法,去学习别人的思考。按照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的数据很容易看出,24小时后学习效果保持率最高的学习方式是:向其他人讲授和立即运用。因此从这个理论上来看,这样的方式无疑是有效的,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这些教学模式中,很多都注重学生的预习,不将学生看成是一页白纸,不将学生的学习看成仅仅是从老师处接受,而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看成是多元化的,多方向的。这就顺应了学生的学习,真正的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让教学也变成了多元化的,多方向的。这些都值得我学习并思考。

作为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学生肯定也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空着脑袋进的教室。但他们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却是很少的。他们中的很多人连怎样去看一本书、怎样去与别人分享、怎样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都不知道。而且很多的学生都将自己不懂看成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在小孩子的心目中,谁会谁就是英雄。这样的情况下,小学阶段特别是低段要想采纳这些模式会有太多太多的前期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中包括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不想用倾听是因为现在的倾听已延伸了很多很多的内容进去)、判断的习惯(更多的孩子听到别人的发言喜欢纠错,只有极少的孩子会去先赞成别人再说自己的观点,这样往往让一些别的孩子不知道谁对谁错)、将自己的观点正确表达的能力(孩子太小,语言积累不多,有时自己心里明白什么意思,却无法正确进行表达,有时表达出来后还会出现意思相反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在大人中有时也会出现)、乐于与人分享的能力(让孩子说话,他们是最高兴的,只要你给他机会。可是说话和能够进行分享完全是两码事。分享不只是分享一个结果,得分享思考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分享自己的疑惑,可很明显,对于小学阶段的部分孩子来说,这是很困难的。对于低段孩子更是困难了。)

可能有人会说,那这样的话,小学这样去培养学生就行了呀。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做为学习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而言那些优秀模式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要让学生具备那样的能力,我们小学也不能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教学。那样的模式教学中,有太多初中、高中的影子,有太多为了备考而学知识的迫不得已。小学不能被知识所累,要为学生具备今后的学习能力做好前期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前面介绍的那些常规训练,还应该包括让孩子们在小学、在今后的回忆中都会充满对知识的念想,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充满那一往无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这些,或许才是模式背后的东西。

期待着,模式能带给我们行为、思想上的改变。我们不要一成不变的东西,或许有一天,今天的优秀模式会成为过去,但思想只要在前进,我们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一点,一点,再一点,星星之火总能燎原的!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