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选择最好的,还是选择合适的?

作者:赵靖    点击数:3056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数学组 赵靖

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农村中学——杜郎口中学,通过一套自己历经八年时间探索出的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达到了在保证升学率稳步提升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效果。毫无怀疑,这是一套成功的教学模式。
像这样同样成功的模式还有很多,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永威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等。在这些学校依靠各自的先进教学模式腾飞的同时,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中小学教师也开始了对这些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行观摩和学习,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同样高效。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 我对“教学模式”一词的理解。
时间很快,转眼间,站在讲台上就已经有三年了。还清楚的记得最初站在讲台上自
己是怎样的手足无措,含糊讲课。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说“每位老师都需要一段时间成长”,于是,我就跟着有经验老师学习他们是如何上课,开始努力的成长。
成长过程之初,越发觉得自己的课堂很散,没有主线,没有主次,也没有层次。让我每天的备课和上课都有一种“慌乱”感,和有经验老师每天备课上课的那种轻松从容的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慢慢的我知道了,没有一套固定的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是我这样“狼狈”的主要原因。于是,在有经验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慢慢的确立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慢慢的也就形成了一个这样简单的教学流程:引入——>提问——>探究——>巩固。这里的课堂教学流程,或许也就是我最初的教学模式。我最初的教学模式的理解也就是——固定的课堂教学流程。
之后的教学中,在调整和丰富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幸了解到了一些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学模式,也让我更加清楚的知道了究竟何为教学模式:它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 如何看待教学模式?
当下的中小学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之间必然存在着共
性与差异,仔细分析一下,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些共性和差异,去吸纳,理解,运用,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看待教学模式的方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紧贴“课程标准”,于是每一种教学模式几乎都强调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在“更多的时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经验获得知识,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学生也就有了提高“四基”“四能”的机会。
然而,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差异,各种教学模式之间存在差异也是肯定的。适合中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小学课堂,适合城市学校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课堂,适合男生较多的班级课堂不一定适合女生较多的班级课堂等等。所以我想,应该没有一种课堂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在教学模式的观摩学习中想信手拈来就用,肯定会差错百出的。
诸多的教学模式之间有同有不同,不管怎样,我想如果我们本着“分层施教,因材施教”的态度去选取,去整合这些不同的教学模,我们定会受益匪浅。
(三)如何践行教学模式?
作为一线教师,在每次初看一种教学模式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很幸运遇见它,会觉得如果在自己课堂上践行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会收获很多惊喜,然而真当践行之后会发现,效果甚微,或者恰恰相反。其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两点吧:
1、 对所要践行的教学模式理解不够
每一所学校,或者每一个老师在所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优秀教学模式中都蕴含了自己
的很多付出,包括情感,他们对这些教学模式的理解必然不只是若干个简单的文字。所以,我们要想用的得心应手,就必须花时间去真正理解,真正读懂这些教学模式,思考它们每一个细微之处的设计意图,每一个环节是如何相辅相成。理解之后,或许我们还要多在课堂教学中“演练”。要知道,要想真正学会一项“本领”,就必须得花时间和精力。
2、 没有将此教学模式与本班学情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哪一种先进优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对学情有所了解。不同的
学情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反过来,也即是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所有学生群体都是适用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套用哪种教学模式之前,最好还是先分析了解一下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之后,我们在套用这种模式的时候,甚至可以稍作符合学情的调整,这样的教学模式践行的应该会是成功的。
(四)选择最好的教学模式,还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何为“最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没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各有所长,所以这里“最
好”可以理解成为“最受欢迎”。在以上对“教学模式”的理解认识之后,我在想,我们一线教师是选择一种最好的教学模式去践行还是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去践行。
有人说选择最好的,觉得那才是处于最前沿的教学模式,我们用起来才有飞跃的可能,可能会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自身教学经验不够;有人说选择合适的,我也选择合适的,因为合适的才是适合学情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智力发展水平的。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