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学习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对我的感触很深。首先明白了“三转五让”的含义。
所谓“三转”,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
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所谓“五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
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
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其中蕴含着的最大教学精神就是:自主、创造。它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上的具体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极大限度地进行了自主探索,把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变成了一种“内化”行为,把知识真正汇聚到学生自身固有的知识流中去,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十个环节”是指:教师的备课、讲课、布置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检测;学生的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小结。
教学常规管理:“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两个对待,两个至少,两个五分钟”:把每一节自习都当作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来对待;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改;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节课末给学生留下5分钟思考总结的时间。“三个按时,三个转变”: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四精,四注重”: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五必,五让”:作业布置和检查要作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做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是这样做的:这一学期开始,我在本班开设了“感受语言魅力与创意作文”的语文实践课程,课程的前两次中,我充分引用古今中外的有关语言妙用的典型个案,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三次课程中,我准备按照预定的思路,一步一步给孩子们安排布置下去。如在语文书或作文书中找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再把它摘抄下来,认真记一记,当我刚开始布置时,班上一位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突然举起手来,他是我班语言发展较好的一位学生。我忙问他什么事?他一边站起来,一边摸着小脑袋说:“老师,既然你要我们充分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干脆让我们自己来发现好不好?”我愣了一下,便马上醒悟过来,对呀,这正是一次锻炼他们的好机会呀!让他们在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不是更好吗?于是,我马上安排同学们讨论: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说在古诗词中发现了美;有的说在作文书、杂志中发现了优美的词句;有的说在广告牌上发现了语言的闪光点;有的说在童话故事中感悟到;有的说在“骂人”的艺术中感受到……这时我安排每一小组一位同学把刚才大家回答的收集起来。我把孩子们的意见和我的建议一并整理,一共收集了几十条,我们幽默地称它们为“美的源泉”。其次,我再和同学们一起作调查,帮助孩子们确定选择哪一条能帮助自己更快地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通过问卷、座谈等,了解有一位同学的爷爷曾是一位唐诗宋词迷,那么他在古诗词这块儿有一定的捷径,能更快发现语言文字的美。又如一位同学的爸爸是广告词设计者,他常常被爸爸幽默、富有创意的广告词迷住,于是他选择了广告创意这一“美的源泉”。当孩子们选好喜欢的专题后,则会积极地投身入里面去。有的同学主动准备了漂亮的日记本,自觉摘抄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平时课间休息,还时不时冒一两句幽默、风趣的语言。
在最近的两次课程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把找到的“美”一一展示出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整个课堂氛围热闹非凡。原来孩子们找的一句句幽默话语让大家捧腹大笑,而另一些经典语句则让孩子们忍不住轻轻吟诵起来。
孩子们的语言在渐渐丰富起来,作文中的语句也活了起来。曾有一些同学开始仿写著名作家的作文,虽很稚嫩,但那语言的魅力已深深感染着孩子们,已拨动了他们创造的源泉。
我的这次实践活动安排,最大体现了尊重孩子们的学习愿望,让孩子们能自主学习,并且很感兴趣,主动地去创新性地学习。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感兴趣。但还要多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多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效果会更好!
罗萍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