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倾听是一种学习习惯、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人文素养、更一种数学文化,学生的良好倾听能力不是生而就有,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培养,学生有了良好的倾听能力,在学习中会师生更加轻松,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尤其是一年级孩子,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倾听欠佳,基于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能力当做一项重要的常规来训练,有具体的策略何措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良好倾听 学生 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认为良好的倾听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并且这种素养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凡是成功人士都具备这种优点,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不仅仅是为了教学,更是为了培养优秀素养人才,我是一名一年级老师,也多次为学生上课倾听不佳而苦恼,我明显感觉到,倾听能力好的班级整体学习能力好,老师上课轻松愉快,我也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倾听的方法,在探寻的道路上,有一些自己的收获与见解。
一、初步培养学生良好倾听的意识
(一)课堂现状
现在小朋友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养成了喜欢只顾自己表达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性格,何况倾听又是一项主动性的工程,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别人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我都举手好久了,还不抽我”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等别人重复几次他还不知道别人说了什么;也有个别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一把尺子、一块橡皮可以耍一节课,老师也是节节课都强调倾听多重要,要认真听讲,可效果就是不佳,一个个重点示范的高才生、一个个教龄多年的老师,面对一群6、7岁的孩子手无举措,所以我认为首先要培养他们“听”的意识,让他们初步体验到良好倾听的重要性,再慢慢指导他们“倾听”的方法。
(二)针对课堂现状,结合生活,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倾听意识
我一直认为,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两者不可分割,很多妈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普遍小孩子对饮水机红色的开关充满了好奇,即使妈妈天天告诉他,红色开关可以放出开水,会烫伤你的小手,但是孩子就是不听,好奇心促使他们想去摆弄摆弄,聪明的妈妈创设了情景让孩子经历一次打开红色开关的“待遇”,很显然,小孩子被烫得哭了,结果是孩子以后再也不会随便打开红色开关了,课堂上也是一样的,我们班小智倾听能力特别差,几乎是影响到正常的上课,基于他这种情况,我与他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游戏对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小智也高高举起了他的小手,我请了他,请小智站在教室门外准备一个故事,一会儿讲给小朋友听,当小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故事的时候,下面的小朋友在我的示意下,耍铅笔的耍铅笔、说话的说话、都没有听小智讲故事,这个时候我观察小智一系列的反应,很生气、拍桌子、大声阻止下面说话的同学、都准备骂人了,这个时候的我发言了:“小智老师,我代表泡泡电视台隆重采访你,此刻的你有什么感受?”小智说:“李老师,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听我讲,我大声都不行,太难受了”。我顺势说:“那你想想这个游戏教育了我们什么呢?”小智斩钉切铁的说:“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李老师在上面讲,小朋友在下面大声的说话,你觉得好吗?”,“当然不好”,当然6岁的小智并不知道这是我专门为他设计的游戏,但是以后的小智确实在课堂上有所改变,为了表明我的游戏不是针对小智,我还选择了几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来继续我的游戏。
在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我时而扮演老爷爷,时而扮演小孙子,声情并茂的为孩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停的发出爽朗的笑声,我想这些笑声无疑不显示出他们听懂了故事的意思。这些幼稚的游戏和故事一步步将“良好倾听”慢慢的渗透在小朋友的心中,但是他们毕竟是小朋友,自控能力不强,有时候会管不住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再增加一些调控和策略,以此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二、聚焦课堂,培养良好倾听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听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注意力始终是不集中的,其实无论你怎么强调倾听在学习上有多重要,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很空泛的,但是我们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他们对所倾听的内容感兴趣,让他们想听,想听了,才能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新颖,现在新教材都是情景+问题串,我们都可以将情景改变成故事,通过形式多样的组内竞赛活动解决问题串;我们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和熟悉的生活原型,积极调动孩子参加到倾听活动中;老师的声调要抑扬顿挫,不要一直处于同一声调,这些都可以拉来学生的注意力,在认识1到10这些数的时候,我请他们站立跟着音乐跳舞唱数字歌,学生喜欢,我也轻松,在做练习时,我请他们先听我读题,谁听懂了我的意思就请他当小老师来讲题。
(二)榜样示范,落实“倾听”的常规要求。
一年级的孩子,课堂的常规是必要的,课堂上该认真听讲的时候必须要做到认真听讲,当然这里的听讲不仅仅指传统的听老师讲课,这里的倾听包括对老师的倾听、对同伴的倾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爱心、用心的倾听者,古今中外的名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吴正宪老师常常提到“驻足”一定会带给你意外的收获,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示范,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一定不能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打断他,教师的“倾听”助于教师榜样的示范和学生的认知情况,随时调控课堂,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也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对于一年级学生,我们对他的倾听要求必须细化到点,我在开课之前,就为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1、一是做专心娃娃:听老师讲课、听同伴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不搞小动作,不要想其他事情,跟着发言人的思路走。
2、二是做耐心娃娃:在同学发言之时,不要随便插嘴,等别人的发言之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三是做细心娃娃:对别人的发言评价时,不要重复别人的评价。
4、四是做用心娃娃: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勇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误也没有关系。
5、五是做爱心娃娃,当发现别人的错误时,不要一味的指责,先要表扬,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学会包容有错误的小朋友,相互提高。
每节课评出倾听小博士,大力表扬,在数学书上盖印章奖励。
(三)及时评价,夸大表扬。
曾经听张齐华老师的讲座,他坦言自己往往忽视学生的小错误,当作没有看见一样,不要对学生那么苛刻,抓住一个渺小的错误不放手,借用“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的自尊,那只会促使孩子不喜欢你最终导致不喜欢数学。小朋友喜欢被表扬,上课一个月以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孩子的进步和课堂的轻松,在课堂上我喜欢采用不同的评价功能,比如:请孩子吃葡萄、吃苹果、小组养花、加分、数学小博士、和我成为好朋友等等,总之,评价要多样化,随时评价。在某一个点上,学生倾听特别好,我会给家长发一条表扬短信,煽情的、大力的表扬孩子和家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原则性的错误需要严肃的批评,一般不使用,即使批评也是“某某被提醒”,对于那些很调皮的学生,我总是用情感表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只要他有一次稍微的认真听(也许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听),我也会大力的在全班表扬他:“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他吗?我喜欢他大大的耳朵,亮亮的眼睛特别有神一直盯着我,如果继续努力,他就是这节课的倾听小博士;有时候我也会故意犯错,如果被谁发现了,一定大力的表扬他:“某某听得多认真呀,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我,这么一点小错误都被你听出来了真是老师的老师呀!”,恭喜你被评为这节课的倾听小博士……
在表扬学生的同时,自己也不会生气,常常听很多老师说到课堂的郁闷,其实所谓的郁闷都是自己生气的,我有时候也会生气,但是下课之后我就会和所谓惹我生气的小朋友说说家常,聊聊天,这样有助于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学生得到表扬,开心了,也就喜欢老师了,回家也会告诉家长,家长也开心,会觉得老师的教学真有方法,学生开心,家长开心,当然我也就更开心了,即使某此学生被批评,你和他的情感已经建立了,根本不必担心他会因为一次的被批评而不喜欢你,甚至他会再接再厉,更加认真听讲,给其他同学做好了榜样。
当然,老师也不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多煽情的表扬去面对学生,课堂的教学手段也需要多样化,比如:
1、小组竞争,简单复述。
当遇到一些课堂重难点时,我都喜欢请学生来重复我说过的话,这个环节基本可以检测出刚才有哪些孩子在认真听讲,哪些是表面认真听讲但是心里却想着其他事情,最近我们的课堂都喜欢请人上台分享交流,这个时候的我就喜欢退到最后面,观察哪些小孩子喜欢搞小动作,哪些小孩子在偷看后面的我,最后我会请刚才不认真倾听的孩子:“从别人的发言中,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反驳他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当他不能复述的时候或者不能回答一个问题时,这个时候的我也不批评他,我选择沉默的看着他,轻轻的为他的小组扣掉一分或者去掉一个葡萄,小组的压力会让他努力把失去的挣回来,再请能够复述的同学,然后大力的表扬他,并奖励一个倾听小博士,并为他的组加分。
2、同伴合作,相互提醒。
分享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我们的课堂中慢慢渗透很久了,我们课堂的评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表现了,要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必须是小组都表现好,学生小组的意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做,运用组内学生相互提醒的方法,当你的同伴倾听不认真的时候,你可以轻轻拉他一下他的衣服暗示他、或用眼神暗示他看着发言人,相信在同伴友善的提醒下,为了组内的荣誉,他一定会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的,久而久之,在相互提醒下,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会逐步养成,我的课堂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四)听算练习,互惠互利。
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占重要的板块,很多老师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忽视了计算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喜欢在每天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做12道听算练习,每道练习题我只读两遍,绝不重复,也不准看同桌的,最后再请一组开火车订正答案,这些环节节奏都比较快,如果不能良好的倾听,个别小朋友是赶不上的,赶不上的小朋友就会被小组成员批评,小孩子集体荣誉感都特别强,以后就会注意了,每天对他们的听算进行比赛,看哪组是倾听小博士和计算小能手,双管齐下,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速度加快了、倾听能力养成了,久而久之,倾听的习惯更加的良好。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并不是一堂课和一个老师的事情,老师的评价占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慢慢培养,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不要急躁,心平气和面对一年级学生,我们要为他们每一点进步喝彩,教育的道路漫长而修远,需要我们精心的设计。
① 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