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智慧园)遥远的红领巾---1.4班贺琢玉

作者:王清    点击数:3726

遥远的红领巾

——记我的童年及入队故事

感谢泡小,让我有机会能重拾儿时的记忆,就像在人生典籍中去寻觅那泛着微黄,散发温馨的一页。

上小学之前,我没进过幼儿园,没识过字,听父母说,他们每天上山做活之前,就将我交给同村的一位70多岁的老太婆看管。因为好动不安分,我经常在前面疯跑,老太婆在后面穷追,累得她气喘吁吁,骂声不断,最终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婆想出一狠招,不知从哪个旮旯里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栓住我的腰,一头绑在桌腿上,我好长时间就只能绕着桌腿转,而且世界越转越小,现在想来够悲催的。

所以稍大点,我就非常羡慕那些比我大一点的玩伴们,我总觉得,他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非常之神气,我经常感觉他们上学时是故意蹦着跳着从我面前走过的,还有几个脖子上围着一块红布的,就更加神气,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我那时真是羡慕嫉妒恨呀!所以还没到上学年龄的我就死缠着爸妈送我上学,爸妈实在拗不过我,只得找到我们村小学唐老师说好话,我终于如愿以偿进了村小学。

当时我们的村小极为简陋,土墙瓦房,六间屋子,其中做教室的四间,一间教师办公室,一间保管室,课桌是长条石,凳子是长条凳,地面是坑坑洼洼的土地面。全校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老师,每个老师包一个班,属于典型的教育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了五年级就必须转到乡里小学就读。就是在这样艰苦而当时却觉得快乐的环境里,我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教我的唐老师教过我二哥、三姐、四哥,可算得上“四朝元勋”了,因为这层关系,我得到了一点特别照顾,加之个子又小,我总是坐在第一排,而且总是会得到老师特别的辅导。

自进小学那天起,我再次被高年级的那些哥哥姐姐们脖子上围了三角红布所吸引,有些肩膀上挂着一个一红道杠的牌儿,有的是两道红杠的牌儿,还有的是三道红杠的牌儿,而有的什么都没有。后来才明白,那些都是少先队员的标识和荣誉。当时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入少先队成了小小的我的大大的梦想,其实不为别的,就为戴上红领巾的那种神气和与众不同。接下来的日子,我也感觉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坐得倍直,手举得老高,喊“老师好”的声音也特响亮……所有的变化都为那块早已飘扬在心中的红领巾。但是好长时间下来,我的积极表现好像都被老师忽略了,第一个儿童节,班上有十名同学戴上了红领巾,没我;第二个儿童节,班上又有十五名同学戴上红领巾,依然没我。实在太打击我了,我曾私下找到唐老师说理,得到的回答是“你还太小,再等等吧”。我无语至极,这让我第一次后悔我不该提前入学。

终于,学校厕所在一次大风雨中变成了“危房”,终于在重修厕所这件事上我赢得了入队的良机,老师说谁在修厕所搬砖中表现优秀,谁就可能成为下一批少先队员。我如得圣旨,我背着背篓,从学校到公路边,从公路边到学校,往返不停地跑,早已顾不得腰酸腿疼和汗流浃背了,所有同学中属我跑得最快,运得最多,在最后的班级总结会上,我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终于在第三个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

儿童节那天,我和其他二十多个同学一字排开,笔直地站在主席台前面,四年级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手里拿着红领巾依次为我们戴上,在《少先队队歌》声中,我们将手高高举起,行礼……

岁月流逝,我们可能会淡忘好些的人和事,但那些曾经源自我们真心渴求的那些事、伴随我们一起快乐成长的那些人却永不会被忘记,它们只是沉淀在我们忙碌的日子中,潜伏在我们的柔软的内心里,不时还会发出真实的声音,引得我们心旌摇荡。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