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专家分析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遗传、精神创伤、长时间看电视、走路不如骑车、爬楼梯不如坐电梯,就这样一步一步丧失了很多运动的机会。好吃懒做,愈来愈胖,加上电视、电脑、电子游戏,都是肥胖恶化的帮凶。
儿童过度肥胖给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在生理上,肥胖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身体正常发育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心脏负担过重,过度的肥胖还可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在心理上,肥胖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无助感等负面情绪,这同样不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给家长支招:如何控制孩子的体重
孩子过胖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通常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的20﹪。如果男童身高100厘米,体重均值为15.08公斤,体重超过18.1公斤就成为肥胖儿。
作为家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纠正孩子。
(1)合理安排膳食。孩子的食物满足基本需要即可,蛋白质应按身高标准供应,降低热量摄入,尽量少吃甜食及油脂,以鱼、豆制品代替肉,脱脂奶代替全脂奶;多吃粗纤维对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萝卜、黄瓜、笋等;细嚼慢咽,每顿吃够20分钟。
(2)多运动,如跳绳、踢球、游泳、跑步等。要坚持养成习惯,使热量消耗增多,脂肪积存减少。
(3)不宜服用减肥药品和减肥食品。实在要降低食欲时可用耳针作抑制,不会对儿童产生有害影响。
(4)不要睡懒觉,不要看电视时间太长,在孩子看到及能够拿到之处不存放食物。
(5)鼓励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身体肥胖的孩子经常会受到同伴的讥讽,此时应鼓励孩子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参与减肥。一旦有效就应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6)主动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孩子在学校生活得愉快,被老师关注,经常受到鼓励,身心自然就会更加健康。
贪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这种肥胖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障碍。由于负面心理的存在,使孩子对食物的需求被放大,以弥补“发泄”“安全感”“归属感”等心理上的需求。爸爸妈妈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孩子就不会再“只一门心思想着吃”了。
另外,为人父母,还要了解孩子的所感、所想、所需,除了物质,还要在心理上给予孩子满足,这是防治贪食的秘笈。

标准体重计算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kg∕㎡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18~25
超 重:体重指数=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少年儿童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法(BMI)
标准体重=年龄×2+8(7~16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6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年龄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低于6岁 15~18 10~20 20~22 22~25 25~
6~11岁 16~19 19~21 21~23 23~27 27~

(阳光心理工作室 文静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