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人家心情不好呢!”—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作者: 文静    点击数:4796

孩子也会伤心,也会心情郁闷。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当他们的情绪被忽视时,孩子很难调整他们的行为,进而出现长久的僵持。即便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行为,也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当情绪被接受时,他们会愿意为你调整他们的行为。

在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就应该是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倘若孩子一旦不高兴、不开心,他们会立刻想办法,想让孩子高兴、开心起来。我们都知道,人都有喜怒哀乐的,孩子也是人,他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有负面情绪。父母应该尊重并且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而且,父母也没有必要将孩子完全放置于一个快乐的环境之中,把使其可能生气、不高兴的情绪都处理掉。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盘录像带,需要对所有情绪与行为作预演与体验,留下适当的印痕,在今后成长道路上,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自愿。孩子应该体尝到所有的情绪,包括快乐、痛苦、悲伤、骄傲、自满、受挫、爱恨等,然后他们可以通过“心理反刍”,找到较为合适的应对方法,这个过程很像人体免疫系统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这样的“实证”了,有些孩子处于父母的保护之下,有如生活在真空里一样,从小没有受过委屈,没有受到过伤害,一直快快乐乐地生活着。长大后步入社会,稍有不如意就无所适从,遇到挫折就感觉天昏地暗,遭遇点痛苦就哭天抢地,在心情不好的时不能自我适应,而是采取买醉,花钱等物质方式来排解,有的还会做出非理性的事情来。这些表现都是由于从小对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形成免疫力,不能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若是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不知如何理性的应对。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在孩子哭时,不要立刻让他们憋回去,或者让他们马上笑起来,应该让他们体会一下痛苦的情绪,等到情绪释放之后,再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尊重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情绪用事。因为从生理学上看,情绪用事是每个孩子的共同特点,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决定的。人类大脑是一个三层包裹的结构,里层是负责基本生理活动的脑干,俗称本能脑,中间层是边缘系统,负责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的产生,因此俗称情感脑。最外层是大脑皮层。即负责高级认知的理性脑。从发育进程上,理性脑基本成熟,要等到青春期结束。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具备用理性控制行为的能力,这是由大脑的生理状况所决定的。所以说,情绪是孩子的控制中心,情绪指导着孩子的言行,高兴不高兴,马上形之于色。

众所周知,不同情绪会在人体内导致不同的激素分泌,不同的激素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理状况,尤其是大脑的活动和发育。我们都体验过高兴时的工作效率和思维敏捷程度,而不高兴时情况正好相反。

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严格管理不仅不能使负面情绪消失,反而会使之持续增强,孩子的内分泌系统会因此产生大量压力激素。神经科学早已证明,持续高浓度的压力激素,将对大脑造成破坏,甚至可能是永久损伤。

所以,对孩子的情绪,父母首先要尊重与理解。孩子生气了,你应该尊重他的生气,而不是认为他不该生气,否定他的情绪,结果他会气上加气;孩子受委屈哭了,你应该表示出体会到了他的委屈,而不是让他立即止住哭声;孩子丧气或恐惧,你也不应该拿一些坚强的人,坚强的事来否定他。否定孩子的情绪,有时就是对他这个人的否定,会让孩子觉得非常反感,这会导致孩子的逆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本来就因为别的事而生气,可是听了父母的话后,不再生别的气,开始生父母的气了。

(阳光心理工作室 文静采编)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