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自信的人。但是,并不是人人天生都自信,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建立自信心的好办法。
1、突出自己,把自己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大部分场合,人们都喜欢后面的座位,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这种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所以锻炼自己的自信心首先要勇于坐在前面的位置,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这是锻炼勇气和胆量的好办法。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会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这样大家更容易记住你,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不要让眼神闪躲,学会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往往可以折射出性格。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会让人有阴暗、不坦荡的感觉。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要正视别人,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反应,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挺起你的胸膛,大步向前。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这样的人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通过改变行走姿势与速度,可以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步伐轻快敏捷,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给人信心满满的感觉。
4、练习当众发言。
当众发言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的,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公众场合,不爱说话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最好闭上嘴巴,并不能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事实上,并不是他们不行,每次沉默寡言,都是一次缺乏信心的表现。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孰能生巧,哪怕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能通过练习当众讲话变得自信起来的。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学会微笑。
笑能给别人自信,如果你在紧张恐惧时,不妨试着笑一笑。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微笑可以让人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
给家长支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1、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长处
有的孩子有绘画天赋,有的孩子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能做模型飞机……其实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因为专注或擅长一件事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作为家长应该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当孩子遭受失败时,我们有责任鼓励他,告诉他,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知道自己的短处而不懂发挥长处是极其不利的。
2、不要随意打骂责怪孩子
许多家长常常会因为孩子犯错或不争气,一时气愤打骂孩子,过后又心疼后悔,想方设法补偿。这种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孩子不会因为粗鲁的打骂便从此改正,即使家长事后道歉或补偿,他也只会感到委屈或伤心。作为家长,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讲道理的方法感化及纠正孩子。因为打骂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损伤,家长应该牢记,自己是孩子眼中公正和秩序的化身,如果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孩子,一来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二来会打击孩子脆弱的心灵,产生自卑心理。
3、无条件地爱与接受你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显示出超人的天赋,如果你的孩子显得笨拙或没有别的孩子漂亮……你都要无条件地接纳和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坚信爸爸妈妈无条件喜欢他,那么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心。
另外,你还应该重视孩子的感觉。当孩子在场时,家长必须小心掂量要说的话。不要时刻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嘲笑或教训孩子,不要小看这些,孩子自信的基石就是这样奠定的。

(阳光心理工作室 文静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