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走在分享的路上,我就彻底明白了教育的真谛,课堂看的不再是老师的精彩,而是学生的精彩,所以每堂课,我努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合作分享的能力,也许一年级的孩子,分享似乎很牵强,形式化的东西要重一些,但是我想,没有形式,怎么会有后面丰富的内容呢?总有一天,他们会慢慢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高比知识重要得多,在分享的课堂,也失败过,给我更多的反思,也成功过,给我更多的喜悦与幸福。
当我慢慢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脑海中还在闪现课堂的情景,还闪现孩子那自发的一拨拨掌声的情景,内心的幸福是其他都无法代替的,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的幸福就这么简单,孩子的精彩——我那小小的幸福。下面这些普通而精彩的片段就是我今天幸福的源泉:
教学片段1(4班):
师:孩子们,我的口袋里有一些物品,他有一定的形状,谁来摸摸,把你摸到的物品的特征说出来,但是不能说名字:
关于长方体:
生1:我摸到了一个物体,他是平平的,扁扁的,有8个角,猜猜是什么?
生2:是长方形。
生1:不是。有点高高的。
生3:是长方体。
生1:正确。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长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
生1:是立体的,有6个面(估计这个答案是妈妈教的,因为我想,那一瞬间的摸是摸不出来6个面的)
师:那你觉得他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那我把这个长方形给搬到黑板上来。
师:这是什么?(当我再出示另外一个长方体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还是说长方形,)
生:长方形。
生:错,长方体(马上有人帮忙改正)。
师:那谁来说说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区别呢?
轩:长方体是立体的,长方形不是立体的(这话有点专业,估计很多孩子不能理解“立体”是什么意思)。
师:说的真好,那谁来解释下“立体”是什么意思呢?
生:立体就是凸起来的,(两只手边说边比划有一个高度的意思)
瑞:恩、恩,我觉得长方体有8个角,6个面,是立体的,就是凸起来的样子,长方形只有4个角,只有一个面,不是立体的。
师:当瑞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惊诧了,瑞是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语言不那么清晰,每当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发出恩、恩的声音,但是这一系列从数学角度的总结语言让我惊喜,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可爱的瑞,你总是能给我一些意外的惊喜。
教学片段2(3班):

这是一道很普通的练习题,但是我总觉得这道题有点意思,我想,就用这道题来训练孩子有序、有逻辑顺序来讲题吧。培养孩子的学力从点滴做起,我一读题,孩子们的答案都出来了,很快速的完成了作业,但是我知道,我要的不仅仅是答案,我要的是孩子自信阳光的站在讲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过程,让其他孩子们也能听明白。
师:谁愿意讲这道题,把你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要求简单、清晰、侧身站着,用手指向你要讲的地方,能上来讲的都是优秀的小老师,每人可以得两个印章。
生1:请大家看到这道题,第一个数学信息,小文在小丽的左边,说明有两个答案,就是这个和这个,边说边指,所以我们再往下看,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一,我们来数,这里是第一,所以他就是小明,小红排第4,我们来数:1、2、3、4,所以这里就是小红,那小文肯定就是这里了。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生2:我也想来讲,我想先把左右标出来,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文在小丽的左边,说明有两个答案,但不确定到底是哪个?所以再看下面,从右边数,这里是右,小明排第一,我们来数,1,所以他就是小明,小红排第4,我们来数:1、2、3、4,所以这里就是小红,那她就是小文了。
后面再请了几个想来讲讲的小朋友,意思都是这样讲的,语言表达能力慢慢加强了很多,我告诉他们,只要想讲,都有机会,哪怕这节课就讲这一道题。
就这个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我整整高兴了一整天,孩子这精彩的片段,承载着我小小的幸福,希望每天都能有一些触动我心灵的片片断断,教育的路在不断的反思和成长中趋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