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让分享不再模式化(付亮)

作者:付亮    点击数:3006

实施分享式教学已经两个多月了,我经过了向往、怀疑、迷茫、欣喜的几重心理过程。初听分享式教学理念,耳目一新——向往,实施分享式教学模式,困难重重——怀疑,探索分享式教学模式,方向不明——迷茫,实施分享式教学理念——欣喜。两个月的研究,我都是按照“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分享”的模式在教学,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组织4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时一定要4个同学到讲台前面分享,感觉费时费力。听了任老师的讲座,豁然开朗,实施教学的前提是读懂孩子,实施分享式教学的前提是让孩子充分思考,再分享他们的想法,不论是孩子的思路、结论,或者是疑问、困惑,都值得分享。

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我致力于让孩子充分思考问题,再交流分享,于是便有了如下的课堂:

片断一:上课伊始,老师带着一个空篮子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付老师要给4个孩子分苹果,哪些孩子想要?孩子们纷纷举手,我点了4个同学起立,说:我把这篮苹果平均分给你们4个同学,每人能分得几个?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明白是上了付老师的当,随即异口同声回答:0个。老师跟着问: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孩子们说道:0除以4等于0。我板书在黑板上,追问了一句:都同意吗?满以为这里不会有意外,可是谭嘉衡却高举着小手,虽然我很诧异,也想快速进入下一个环节,但还是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4÷0”嘉衡的算式在教室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怎么会是4除以0呢?”我把这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问道:究竟哪道算式才能表示刚才的分法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再说说你们的想法。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刚才是把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又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0个人。” 谭嘉衡答道:“我也想的是把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啊!”“可是你这道算式明明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0个人啊?”嘉衡的眼神还是有点茫然,我连忙对孩子们说:自己懂不算真正懂,要把别人教懂了才算真正的懂。一个孩子问嘉衡:你的算式的每一个数是什么意思?嘉衡答道:“4就是有4个同学,0表示一共有0个苹果。”听到嘉衡的回答,我纳闷了:他懂了每个数的含义,可算式为什么错了?这时一个孩子又问他:“0是表示0个苹果,你怎么写在除号后面啊?”嘉衡回答:“0要小一些,当然要写在后面。”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认为除法算式只能是大数除以小数。接下来孩子一起帮助他,让他明白把写除法算式的规则是把“要分的总数”写在除号的前面,“怎样分”写在除号的后面,嘉衡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遇到孩子做错了题目,我们当老师的总是想当然认为孩子的知识没有学懂,于是不停地给他们讲,或许老师讲的知识孩子都懂,而孩子们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老师还不知道。本次分享中,嘉衡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学习障碍不是没有弄懂乘法的意义,而是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定势:在除法算式中不能用较小数除以较大数。分享真好,让老师和同学都明白了孩子学习的困难所在。

片断二:讨论“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4÷0”和“0÷0”的商,再小组讨论,全班分享“4÷0”的商是多少时,争议非常大,认为商是0的同学理由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0个同学,因为没有人分,所以每人得0个苹果”,老师板书:“4÷0=0”,反对的同学说“既然没有同学分,每人还是得4个苹果”,我接着板书:“4÷0=4”,一个孩子反驳道:“4÷1=44÷0怎么会也等于4呢?”孩子们看到黑板上的商,限入思考中,突然一个孩子说:“这两道算式的得数都不对,因为0×0等于04×0也等于0”。看到大家不明白,他跑到黑板前面指着商和除数说:“0×0不可能等于44×0也不可能等于4”。同学们豁然开朗,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而除数是0,不管谁和0相乘都不可能等于4,从而得出:4除以0,找不到商。有了想乘算除作基础,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0÷0商不确定,研究这道算式没有意义,所以0不能作除数。

在讨论4÷0的商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思考算式的意义,并把算式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最后顿悟:想乘算除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等于0,所以4除以0找不到商,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得出的结果。其实分享式教学也是“对话式”教学,不过对话的方式更多元,参与的人数更多,可以是师生对话,更多的是生生对话和生与生之间的辨析,孩子们在思辨中明白了道理,学到了知识。在本次分享中,孩子们从头到尾都是在独立思考问题,老师没有作任何的暗示与提示,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的知识,远比理解他人的结论更深入、更扎实。

“分享”不应当看成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只要孩子们充分思考了,都可以分享,要求老师首先得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其次得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再次老师得设计能引发孩子真思考的一些问题,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分享更有深度、更有实效。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