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里的“杜郎口”
——泡小天府王佳
时间: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上午
主题:奔赴聊城
关键词:赶路 俩女人
虽然行程之短,之前也并未做足准备,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仓促的行程中,略知皮毛的学习过程,杜郎口,已经有对我强烈的震撼。
杜郎口这个地方在山东聊城县的一个小镇。在来之前,有与在山东的一个朋友通电话。据他说:聊城那个地方经济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了。
在机场等了两个小时有余时间,我们去往山东的飞机终于离地了。下午将近三点时抵达山东遥墙机场。机场离济南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济南之后再到客运总站转车到聊城再转车杜郎口,想必会是晚上了。为了节约点时间,我们直接打车赶往杜郎口中学。到达时,已经是下午5点过,杜郎口中学的校门有一种精致质感,并不宏伟,但有着一种小家碧玉般的纤巧。
在杜郎口中学门口看到任景业老师,一样的神采奕奕。这个地方,气温在5度左右,与成都相比,温度是以倍数递减的。任老依旧一件毛衣外衬一件西装外套。与我的熊猫装扮和曹主任的羽绒上装有着鲜明对比。我和曹主任还在因为刚从有空调的车上下来而瑟缩时,任老迈着大步走到我们面前,伸手就要来拿我们的行李。实在让我这个年轻人汗颜。
我们随任老办完手续后便回屋休息了,旅途的辛劳,让人一夜无梦。
杜郎口中学第一日
曹主任早起,6:50去餐厅吃完早饭回来时,我也差不多做准备就绪。8:15我们直奔会议厅。
时间: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上午
主题:杜郎口中学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教育发展战略论坛)
关键词:报告
第一位发言人做交流:(因为音频转换不好,对聊城方言接收有限,没有听清汇报老师的姓名。)
一、关于小组划分:
1、性格特点
2、男女搭配
3、学生特长
……
二、介绍评价方式:
(一)班级评价:
1、评价形式多样:评价表格,星星,月亮等等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
2、评价过程调整:师生之间的磨合期过了,评价的导向又会发生变化。
3、评价方法介绍:小组的得分除以总分来计算小组达标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达标率,那么要适当的和组长进行沟通。考虑小组的参与度,并到班主任处汇总:相当于是分了小组之后进行一个汇总。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是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的。)
(二)校级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 每个班送5个名单到学校参加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家校沟通。
(2)一个学期一次的评比:学生建立档案(这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吗?这是对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充分了解吗?),并档案跟着走。(感觉啊,还是要用一些措施来规范孩子。)
2、对老师的考评:撰写教学随笔,心得,上课,早读。
第二位发言人做交流:孙玉生13061085667
孙玉生老师在课程开始创设了一个情景:
1、我有一个问题,课堂的两大任务是什么?请大家思考一分钟。(此环节为杜郎口中学课堂模式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2、在自己思考了之后,请您和周围的老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思考结果。
发言人1:我觉得课堂的两大任务是如何达成目标,达成目标的效果如何。
发言人2:课堂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知识是载体,能力是目标之一。
发言人3:课堂的两大任务是教学和管理。
4、孙玉生老师观点:当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想法的时候,集大家的智慧来进行一个归纳。这就是老师的角色。在一节课上,一定要有掌声,去关注去欣赏。掌声的区别:掌声从定性走向定量。(此项我不是很明白,如果凡是走向量化,也许在数学上可以接受,但对语文这样一定要描述的课程,是否会显得干瘪枯燥。)
5、孙玉生老师言论:
(1)“教”字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反文旁。课堂的最大任务:做人,做事。(一个人如果连做人都没有学好,先不要教他文化。教师这个职业都像是双刃剑。)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学习成功的人,一般有一个是强大的动力,一个是好的方法和策略。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做人”,课堂的第一大任务。
(2)课堂第二大任务,我们先从莫言讲起。据说莫言获奖的原因是因为他辍学了。这里我不得不说到——赏识!优秀的老师赏识到位,名师大家赏识全体。
做事要成功靠思维。
人为道而生,道为人而活。——道,即课堂规律。第一位发现道,第二位利用道,第三位依靠道,第四位不知道。
生命课堂
6、课堂评价:不能仅以定量评价,应该是定量和定性评价。
(1)五度……(08年中国教育学会期刊上我对评价的阐述。)
第三位发言人做交流:
一、介绍课型:
课型的区分:预习、展示、反馈。
1、预习课:
研读,老师为学生梳理教材(之前,定要有教师对整本教材的把握,才说归类、划分。)学生通过自学找出问题;围绕重难点设置一些问题并进行交流。(教材研读——讨论交流——达标测评)
2、展示课:(336的自主学习模式。)
有重点的分组合作交流,先要做一个准备,在15分钟之内完成;展示基本占一大半的时间;
导入目标——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反馈)
(1)读题:要会读,要读出信息——分析:找解答问题的切入点(思路决定出路。化难为易由繁到简。)——答案:(精选练习,在课堂中进行精处理。)——拓展(拓展在之前是有预设的,已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整合。(对**进行整合。)
3、讲评反馈课:一个交流分析,对照和反思。(杜郎口课堂展示歌。)
老师的优化设计和整合。
点题质疑选重点——教材研读为构建——成果展示才艺显——巩固达标也关键。
二、教师研讨:
1、教学交流:备课和说课
(1)大集体备课——有固定时间、地点。(比如关于发动学生做课堂的主持人这项我们之前就进行了长时间的研讨。搞突破和创新的时候商量这些事情。)
(2)小集体备课——对备课教案进行微调。
(3)说课——让课前准备工作更充分。
(4)关注随堂课——关注研讨——狠找差距谋求发展。(这又印证了,我这两天在杜郎口的感受:杜郎口的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批学生都可以拉出来上展示课。他们着眼的就是全体,不光是学生,还有老师这个全体。)
(5)教研活动之后进行反思。
时间: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上午
主题:杜郎口中学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教育发展战略论坛)
关键词:答疑
张代秋校长,在现场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一、 有老师问到:学校老师的工作状态,感觉早上很早,晚上很晚。老师们是真的心甘情愿这样做吗?是怎么做到这样一种效果的?
1、树立榜样。
2、评比:时时,事事。
3、整改是核心。
4、创新是主线。
5、发展是根本——触发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凡是心甘情愿就变得那么简单。
二、 有老师对杜郎口的评价体系非常感兴趣,张校长在现场进行了解答。
分等级分层次进行评价。
时间: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上午
地点:杜郎口中学报告厅
关键词:听课
第一节数学课
一、课前预设:
(1)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把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知识点分解。(思考:是否涉及到一般知识点和重难点的区分。这样可以在课堂中掀起一个高潮。这样的课堂设计可以高潮迭起而并非平淡寡味。)
(2) 前期有个预习查找资料的工程,有个拿着预习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是有一定准备来到课堂的。
(3) 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学生内部进行分配,一个学生负责一个内容的说明:把这个知识点分解成多个小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限压缩课堂其他时间,然后达到课堂的高效。)
(4) 在展示之前会有一个大家交流的时间,即带着自己先前的经验到这里再进行一次重组。
学了就用……,学了不用等于零。(此为过渡语。)
二、课中展示:
(一)学习新知
二大组展示:
(1) 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学生解答有三条。
(2) 我来纠正一个错误:…….
(二)巩固练习
三大组展示:
(每个组在汇报结束之后有一个过渡语——这个过渡语很有特色,学生如果来创作此项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过渡语:让我们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拔高,进入“……”的学习。
在这个环节当中,有的学生出现讲解当中的错误,其他学生当即进行纠正。(我认为此项非常必要,不能把错误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停留太长时间。)
其实我分明能看出,学生除了带来当堂课所学知识,他们还进行了拓展。在此环节学生就可以拓展这些内容。
(3) 进行题目的解答:先前在黑板上板书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思考:我的识字课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如果苟校使用电脑的操作,那么是否可以将学生的所学内容完全进行一个下载一个拷贝,然后传输到显示屏进行一种展示课程。)
(五组展示已完毕,希望大家能满意,如果您有啥问题,没有关系尽管提。)
三、小结本课
(学习了什么知识点,并进行相应练习。)
第二节英语课
一、 教师说明本节课知识点,然后分组就几个句型让学生先前进行练习。
1、学生进行朗读,并练习句型。
2、学生汇报展示:分别用几个句型练习说话。
3、shall we的句型准备进行练习。
(期间,相当于老师进行了一个对前一知识点的小结,然后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4、学生分“对子”进行“shall we”这个句型的练习。
5、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的展示。
第三节课语文课
本节课是故宫,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介绍故宫,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故宫的修筑特点,各个宫殿的用途,然后进行练笔,练笔很有意思,有创作诗歌散文顺口溜的,非常有趣。
第四节课研讨
上课老师就学校教学模式以及自己所上的课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一、介绍336自主学习模式:
1、第一个3是3种课型,分为预习、展示、反馈;第二个3即是课堂的3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6是课堂的6个环节:预习交流,确立目标,合作学习,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2、介绍三种课型:
(1) 根据情况决定一篇文章预习、展示、反馈的时间安排。
(2) 为什么说是这三个特点:精心准备预习的内容,增加课堂容量。
(3) 六个环节可以灵活应用:预习交流其实是对知识的回顾;对目标的确定也是多种形式,可是老师,学生分别提出,或者板书也行;合作学习大概是在8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为了第四个环节展示提升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去巡查,学生也可以现场板书;展示提升环节即是课堂最重要的环节,大概在20分钟左右,可以在这个环节给学生一个顺序:先展示什么再展示什么,这样学生展示即不乱,也可以让学生在聚焦点展示,可以单个展示,可以互相结对子进行展示,在此同时,其他同学一定要倾听,如果出现了不到位的地方,不到位不全面等情况学生可以补充,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引导、建议;穿插巩固,在学生展示一部分或者整个内容展示完毕,进行一个穿插巩固,就是一个解疑一个加深的过程;最后即是达标测评,看看学生到底掌握没有。
3、学生积极主动的原因:
(1) 充分预习:不能让学生做“无米之炊”,要充分预习;在预习之后在课本上要留下成果。
(2) 各种形式的展示也非常重要:是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果学生喜欢即能发挥自己。
(3) 用好帮扶对子:让优生点评,让中下游学生进行展示,发挥个人的特长;有时候用一下评价方式:评价树,评价栏,水果家族等。
(4) 老师之间经常听课。
(5) 评比:
二、介绍预习
1、补充资料给学生;
2、学生预习之后给学生一个酝酿的时间。
3、在预习过程对资料的搜集怎么进行:可以通过老师补充和学生自己查阅的方式进行。
三、课堂之外:
1、备课,并有三专:教学下水文,创作,反思,对专题的研讨,每个老师每周都交。比较好的,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并老师每周都要在学校里听课:或者创新课,或者专题课,或者实验课等等,每周每个学科组要听3节课。
2、走廊板报:是一个反思内容,每个老师每周都要进行一次。
3、集体备课:上课内容先说,然后备课,比如一个老师备课一篇,再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内容。又比如一个老师说课,然后大家集体出谋划策;反馈会结束有个学科组聚会,同时进行备课排名;
时间:2012-12-26
地点:我在新会展的小屋子
主题:回顾
执笔:王佳
离开杜郎口时,任老从聊城带来了闻名遐迩的掉炉烧饼,我和曹姐迫不及待地掰开一个尝起来,一致认为:热乎的好吃。
趁热打铁,效果好;烧饼还是热吃的香。时隔一月,再回顾当时所学,少了些许当日执笔的激情,少了些许当日汹涌澎湃着的改革的念头,这样也好,让我更加冷静地思考:借着昨日贾志敏老师的话,任何新生的,一定就还是不成熟的,任何借来的,是要三思而后行的。
有点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眼前姹紫嫣红,百花争艳,怎奈我眼花缭乱心花颤,却忘却了静心观赏到底哪一朵在我这里,可以开得灼灼其华,芬芳灿烂。
——仅以这次小记,开启思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为我辈所用。